|咨询电话
夏天来临,气温逐渐升高,不少蚊虫开始进入活跃期。近期多地频发隐翅虫“袭击”扰民,那么,隐翅虫究竟是何方神圣?
隐翅虫是什么?
隐翅虫俗称“飞蚂蚁”,又被称为“影子虫”、“青腰虫”。是甲虫的一种,比较好辨认,颜色红黑相间,长得有点像蚂蚁,体长一般不超过1厘米,鞘翅很短,腹部全裸,乍看像没有翅膀,故名“隐翅虫”。隐翅虫的虫体各段都含有毒素,是一种强酸性质的毒汁,夜间飞进房间落在人体表面分泌毒汁,或虫体被拍碎后释放出毒液,2-4小时即可引起皮炎,也叫做隐翅虫皮炎。
接触毒汁后的病程变化
隐翅虫引发皮炎有明显季节性,一般6月开始出现,8-9月是发病高峰期,10月份后逐渐减少。多发于气温高、湿度大、降雨量多、气压低的季节。患者接触到隐翅虫分泌物后,通常经历“烧灼感——皮肤发红、渐至紫红色——出现大小不等的灰白色脓疱——扩展成片或条状脓疱——疱破——结痂——愈后受损部位皮肤留下褐色斑痕”的病程变化。
如何如何预防隐翅虫叮咬?
1、夜间关好纱窗,睡眠时放下蚊帐,以免毒虫进入;
2、千万别用手拍,如果隐翅虫出现在身上,可以将其吹飞,或者剧烈甩动使其飞离皮肤;
3、接触到隐翅虫毒液的皮肤不要再去触碰其他地方,避免毒液侵犯地方增多;
4、立刻用大量清水持续冲洗皮肤,冲洗后可以用5%碳酸氢钠浸润的纱布湿敷,并尽快到医院就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