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咨询电话

027-85516152 (工作日日间)
15327190618 (夜间节假日)

科普知识

News

当前位置:首页 > 科普知识

被蜱虫咬后您是否出现了这些症状——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

发布时间:2025-07-31 来源:原创文章 作者:本站编辑
字号:

您近期是否去过田地、草丛、森林等地区;您是否饲养宠物或接触过流浪动物;您是否出现了:高热、乏力、肌肉酸痛、皮肤瘀斑、牙龈出血、黑便等症状。

如果满足上述条件,您很可能感染了新型布尼亚病毒。

一、病因

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(SFTS)是由新型布尼亚病毒(SFTSV)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,主要通过蜱虫叮咬传播。此外,接触患者的血液、分泌物或排泄物也可能导致感染。该病主要流行于丘陵、山地、森林等地区,春夏季(3-11月)为高发期,5-7月为发病高峰。

二、主要通过以下途径传播:

1. 蜱虫叮咬(主要传播方式)

- 长角血蜱(Haemaphysalis longicornis)是我国SFTS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,其他蜱种(如微小扇头蜱、褐黄血蜱等)也可能携带病毒。

- 蜱虫在叮咬感染动物(如鼠类、羊、牛等)后,再叮咬人时即可传播病毒。

- 高发地区:农村、山区、林地等蜱虫活跃区域。

2. 接触传播(次要传播方式)

- 直接接触患者血液、分泌物(如护理时不戴手套)。

- 接触病死动物尸体或处理感染动物血液时可能感染。

3. 人际传播(罕见)

- 家庭成员或医护人员在无防护情况下接触患者血液、呕吐物等可能被感染。

三、 感染后的症状

1.发热期(早期)

- 突发高热(38°C以上,重症可达40°C以上)

- 乏力、头痛、肌肉酸痛。

- 食欲不振、恶心、呕吐、腹泻等消化道症状。

2.极期(重症期)

- 血小板和白细胞显著减少(血小板<30×10⁹/L,白细胞<1.0×10⁹/L)

- 皮肤瘀斑、消化道出血、肺出血。

- 意识障碍、抽搐、休克,甚至多器官衰竭死亡。

3.恢复期

-温逐渐正常,症状改善,但部分患者可能遗留虚弱或器官损伤。

三、 预防措施

1.避免蜱虫叮咬。

2.在草地、树林等蜱虫活跃区穿长袖衣裤,扎紧裤腿,使用驱虫剂。

3.回家后检查身体(尤其是腋窝、腹股沟、腰部等),发现蜱虫后应及时就医,避免挤压或生拉硬拽。

四 、个人防护与卫生

1.避免接触患者血液、分泌物,照顾患者时戴手套、口罩。

2.保持居住环境清洁,定期为宠物驱虫。

五 、及时就医

若被蜱虫叮咬后2周内出现发热、乏力等症状,应尽早就医并告知医生相关暴露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