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咨询电话
在家护理手足口患儿时,饮食安排的核心目标是:减轻口腔疼痛、避免刺激溃疡、预防脱水、维持营养。结合最新指南与临床建议,具体注意事项如下:
✅ 推荐吃什么?
饮食类型 |
举例 |
作用 |
温凉流质/半流质 |
米汤、南瓜粥、酸奶、果泥、蒸蛋羹、豆腐脑 |
易吞咽、不刺激溃疡 |
富含维生素B、C |
草莓泥、胡萝卜泥、苹果泥 |
帮助修复组织、增强免疫 |
优质蛋白 |
蒸蛋羹、鱼肉泥、豆腐 |
帮助修复组织、增强免疫 |
补水饮品 |
温开水、口服补液盐、稀释 |
预防脱水,尤其在高热时
|
❌ 避免吃什么?
饮食类型 |
举例 |
风险 |
辛辣刺激 |
辣椒、葱姜蒜、辣条、泡面调料 |
加重口腔疼痛,诱发拒食 |
坚硬粗糙 |
坚果、饼干、炸鸡、生胡萝 |
摩擦疱疹,导致破溃感染 |
过冷过热 |
冰激凌、热汤、烫牛奶 |
刺激口腔神经,加重疼痛 |
高糖高脂 |
蛋糕、奶茶、油炸食品 |
抑制免疫、促进细菌繁殖 |
易过敏食物 |
海鲜、芒果、花生酱 |
诱发过敏反应,加重病情 |
�� 喂养小技巧
- 少量多餐:每次吃一点,减少咀嚼和吞咽负担。
- 食物温度控制在3040℃:不烫不冰,像室温酸奶一样温和。
- 用吸管或勺子喂:减少食物接触溃疡面。
- 饭后漱口:用温开水或淡盐水清洁口腔,预防继发感染 。
⚠️ 何时该警惕?
若患儿出现以下情况,提示可能脱水或营养摄入不足,应及时就医:
- 超过6小时无尿(婴儿4小时);
- 持续拒食、哭闹不安;
- 口唇干燥、眼窝凹陷、精神差;
- 喝水即吐,无法进食任何流质。
�� 小贴士总结
> “温、软、凉、淡、烂”是手足口病饮食的五大关键词。
孩子吃不下时,优先补水,再补营养,别让“饿”变成“脱水”。